查看原文
其他

你也在为培养孩子好习惯烦恼吗?这里有一份待查收的策略

晨曦妈 童行书院 2022-10-24

点击名片,关注我们



写在前面

培养并坚持好习惯,你遇到过哪些阻碍?是一开始踌躇满志,坚持不到一个月乃至一周后,便打回原样,把目标、flag抛之脑后,该干嘛干嘛?是坚持一段时间后,久久未达到自己期待的效果,便心生厌倦,干脆放弃?是各种不可控因素发生,导致坚持被打断,索性自暴自弃,彻底搁置?这些可说是大多数人的常态。如何培养并坚持好习惯,成了大多数人的需求。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让你有所收获~



 周一

观点 🌏

全文共4586字,阅读时间12分钟


🌿🎨🌏


新的一年开始,又到了树立新目标、立新flag 时候。回顾2021年,你年初的flag实现了吗?你坚持了哪些好习惯?如果被“打脸”,也不需要自责,这里有一份策略,等着你查收。有了它,相信2022年培养并坚持好习惯变得不再难,而日常的坚持,将带领我们向目标不断靠近。同样,这份策略,也适用于培养孩子好习惯,让孩子更容易将好习惯坚持下去。


培养并坚持好习惯,你遇到过哪些阻碍?是一开始踌躇满志,坚持不到一个月乃至一周后,便打回原样,把目标、flag抛之脑后,该干嘛干嘛?是坚持一段时间后,久久未达到自己期待的效果,便心生厌倦,干脆放弃?是各种不可控因素发生,导致坚持被打断,索性自暴自弃,彻底搁置?


这些可说是大多数人的常态。如何培养并坚持好习惯,成了大多数人的需求。有需求,自然有研究。詹姆斯·克利尔花了数年时间研究关于习惯的科学知识。他对习惯培养的长期关注、实践、研究与分享,让他成了培养习惯的集大成者。在《掌控习惯》一书里,他描述、分享了培养习惯的最佳策略。



且看我们如何来活学活用《掌控习惯》策略,来一一突破常见的培养习惯的阻碍。


基于身份认同的习惯才能长久


如何打破“三分钟热度”循环?你需要将习惯培养与身份认同联系起来。


《掌控习惯》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。想象一下两个人拒绝吸烟的情形。当有人让烟时,甲说:“不用了,谢谢。我正在戒烟。”乙则一口回绝:“不,谢谢。我不抽烟了。”这个回应稍有不同,但它表明了这个人身份的转变……他们不再自认为是烟民。


“你有能力改变对自己的信念。你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。你每时每刻都能做出选择。”“你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投票给了你想成为的那个人。”(《掌控习惯》)


比如减肥、瘦身可以说是很多人年年立、年年“打脸”的flag之一。我们需要认识到习惯养成背后,与自己对身份的认同息息相关。这个身份,并非社会或工作标签,而是对自我的认知。


比如,我们常常说,“自己在减肥”,背后的认知是觉得自己有点胖或是没有达到内心期待身材的标准,某种意义上是对自己目前身材的不接纳。有了身份认同意识后,我们还是会实践“管住嘴,迈开腿”,但可以转念,“我是追求健康均衡饮食、热爱运动的人,我希望保持优雅、轻盈的体态”。相信在这种美好的信念和追求下,在认知层面,瘦身不再是对当下的自己不接纳需要做出改变的行为,而是对自我身份转念认同后,自主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

对于培养孩子好习惯,基于身份认同同样重要。每一种身份认同背后,都是对某些品质的信念与坚持。


孩子,无论大小,心中常会有一个喜欢的偶像。比如小孩子喜欢看《汪汪队立大功》,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喜欢的动画角色,在培养孩子习惯时,强化孩子喜欢角色的品质。比如孩子喜欢工程车小力,动画片中小力常常会急中生智,紧急关头化解危机。当孩子在生活或是游戏时,遇到些小阻碍,则可以鼓励孩子像小力学习,开动小脑筋,自己尝试多想办法。


电影《银河补习班》里,儿子马飞被洪水围困,救援陷入困境,父亲马皓文没有放弃,一直用喇叭大喊着,告诉儿子:想办法,你一定能出来。因为父亲的这份信念和鼓励,马飞完成了自救。


(电影《银河补习班》截图)


因为有了对身份认同的重视,我们不会轻易去否定、贬低孩子,而可以通过积极肯定、鼓励,让他向自己想成为的人看齐,像想成为的人那样去行事、去生活,建立好习惯,养成好品质。


同样,我们也会更注重自己以及家庭成员在孩子心中的印象,因为我们尤其是孩子,吸收着身边的人的品质和举止。


看到过一个建议,深以为然。建议家庭教育中,要特别注重给孩子讲述家族史中的闪光人物或是耀眼事迹。这样,某种意义上,也是通过家族自豪感,建立孩子的身份认同。


而,“一旦涉及你的自豪感,你就会尽心尽力地保持你的习惯。”


成功的最大威胁不是失败,而是倦怠


在尚未见到显著成果时,如何坚持践行好习惯?你需要知道习惯的结果反馈往往会滞后,对突破时刻保持耐心。当目标显得远大而遥远时,可以通过目标拆分,制造更多的即时满足时刻。



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,计算方式是这样的:如果你一年内每天都进步1%,到你完成时,你将会进步37倍。相反,如果一年中你每天以1%的速度退步,你现有的任何东西会降到几乎为零。一场小小的胜利或一次小小的挫折会积累成更多的东西。习惯是自我提高的复利。(《掌控习惯》)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
我们每天的日常行为,做得好或不好,很难说有个精确的度量,然只有你自己内心清楚,做同样一件事,今天的你有没有比昨天更尽心一点,有没有试图改进一点,或是在重复练习中有没有变得熟练一点,相反,如果我们今天松懈一点、敷衍一点,一天可能看不出来,叠加之后,做事的标准和习惯将会大打折扣,从而遭遇失败或是失去机会。


看到过一段印象深刻的话, “每当我感到无能为力时,我就会去看石匠凿石头,也许他凿了100次,但石头上没有出现裂缝的迹象。然而,在他凿到第101次时,那块石头裂成了两半。我知道这不是最后那次凿击造成的,而是此前连续凿击的结果。”


我们常常关注成功的那一刻,却选择性忽略成功背后的积累与积淀过程。我们急着想要看到成果,却常在在成果滞后出现或是成功前夕选择了放弃。“在任何探索的早期和中期,通常都会有一个不如意的低谷区。”


熟练掌握某项技能需要足够的耐心。不妨忘记对成果的迫切期待,笃定地践行好习惯,在每个环节用心、尽力,相信好的结果终将在到来的路上。


“成功的最大威胁不是失败,而是倦怠。”


如何避免倦怠?我们可以借助视觉量度,比如践行日志、好习惯养成星星板。帮助孩子学会目标拆分,把大目标拆分成分阶段目标,细化到每日及今日就可以践行的一个个小举动,一段时间后,带着孩子定期做复盘,让他看到自己阶段性的变化和进步,从而更有信心长期践行。


通过环境设计,让习惯养成事半功倍


如何在各种不确定性中,踏实践行好习惯?你需要明白培养习惯的背后,往往是大脑的提示和奖励机制在起作用。


“提示触发你的大脑启动某种行为举止。奖励教会我们哪些行为值得记住并应用于未来。”(《掌控习惯》)


一个人能坚持,我们常常把它归结为个人意志力强。然意志力和自控力,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。如何在坚持中,减少意志力的损耗,更应成为我们的追求目标。围绕这个目标,最有效、可行的策略之一,便是进行环境的设计。总的宗旨就是,给计划培养的好习惯,在环境里尽可能提供多的提示,让它尽可能简便易行,增加践行它的吸引力,让它变得愉悦。


比如很多妈妈希望培养孩子爱上阅读,与其每天在孩子耳边念叨“要多读书”,不如默默地把家里房间尽可能多地设置书架,带孩子常去逛书店,选购一些他喜欢、感兴趣的书,将书与他的玩具、心爱之物同处一个空间。在房间可能会进行阅读的场所,设置适宜阅读、方便开关的灯或是台灯,设置便于孩子自己控制的开关。总而言之,把家里营造成一个随时随地能看到书的空间,设计随时随地能阅读的光照条件,相信孩子爱上阅读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,事半功倍。


(电影《哈利波特》截图)


一位友人,她是一位多年教育工作从业者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,对英语学习分享过一个观点:孩子年龄越小,比如学龄前,你只需要提供、创造环境,孩子通过浸泡,就能轻松习得英语,不需要孩子个人付出多大的努力。年龄越大,则需要学习者发挥更多的自我控制和主观努力,方能掌握。


同理,如果在孩子尚未接触屏幕之前,你通过创造、设计环境,以及亲子阅读陪伴,让孩子体味到阅读的乐趣,爱上了阅读,孩子养成长期的爱阅读习惯将变得容易。但如果孩子尚未体会到阅读的乐趣,你就图省心,让小龄孩子看电视、玩iPad,相较书本,声光刺激的屏幕显然对孩子诱惑更大。等孩子大了,父母又抱怨孩子不爱阅读,试图培养孩子爱上阅读,那付出的努力,也需要更多。


所以,创造一个便于你自己及孩子培养并坚持好习惯的环境吧。


如何在日常中开始并坚持好习惯?


有了基于身份认同的好习惯培养方向,有了笃定践行好习惯的决心,有了环境设计意识,如何在日常中让好习惯的培养和坚持变得容易?请查收6条即学即用的Tips。


  1. 习惯是基于频率而不是时长形成的。养成新习惯的最关键步骤之一便是不断地重复,提高践行频率。


  2. 两分钟规则。任何新习惯的开始,都可以缩减为两分钟版本的简单实践要求:比如“每晚睡前阅读”变成“读一页”,“整理衣物”变成“折叠一双袜子”等等。让习惯的开始变得简单易行,是坚持和增加行为频率的秘诀。

  3. 将你想做的事,列入具体计划。比如锻炼,不再停留在“我想”,而是明确何时何地进行锻炼,甚至按照“两分钟规则”立马践行,比如上班时选择提前一站下车,步行到公司

  4. 将高难度的习惯与积极的内心体验联系起来。学会转念,尝试把你“得”做的一些事,换个词,变成“想”做那些事。比如我“得”为家人准备早餐,换成我“想”为家人准备早餐。不要忽视语言的魔力,“只需换个词,你就可以改变你看待每个事件的方式。”


  5. 加入一个共同爱好组织或者社区。寻找一个积极的交流、分享环境,大家有着类似的目标和练习,会相互督促和彼此赋能。当你有了进步或是突破时,也能被看见,受到鼓励和肯定,一群人走得更远。


  6. 随时开始,随时坚持。参加瑜伽大会时,一位瑜伽导师说,她练习瑜伽的20来年里,发现长期坚持下来的,可能不是那些热情满满,一开始便猛练,追求各种高难度动作的学员,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一段时间后放弃练习,便再也不接触瑜伽了。真正坚持了数年以上的瑜伽练习者,可能反而是那些会有畏难情绪,甚至有间断练习时期,却随时又能拾起来开始的学员。所以在培养并坚持好习惯时,我们要学会不苛求自己,在曲折中前进,也好过彻底放弃。


撒切尔夫人曾言,“注意你的想法,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。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,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。注意你的行为,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。注意你的习惯,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。注意你的性格,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。”


如果一想到漫长的坚持,你觉得好难,不妨放轻松,想着践行好今天就行。日复一日的“今天”塑造了我们的未来。今天的行为,通过日复一日的践行,成为习惯,也终将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和命运。



作者 |晨曦妈


育儿即育己,成为孩子的粉丝。


互动话题

在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的过程中,你有遇到什么困难吗?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!


拓展阅读




✏ 投稿 |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,来稿请投邮箱:tianxiaotu@tongxingschool.com


📖 转载 | 后台回复“转载”,获取授权方式


童行书院

系统性通识教育

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


点击“在看”,与好友共享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